其他

博物馆记忆 | 倪征日奥(yù):和法律相伴一生的一代大师

2017-11-03 转自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校友会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1906年,倪征日奥(yù)出生于苏州府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的黎里镇。为了让他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在苏州小学毕业后,他的父亲将他送往上海的叔叔家,在沪江大学附中就读。


青年倪征日奥(yù)及其夫人


二十世纪初的上海鱼龙混杂,租界虽然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但洋人却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倪征日奥(yù)先生为何选择法律这条道路,与他在早年的一段经历密不可分。据倪征日奥(yù)的女儿倪乃先女士回忆,倪征日奥(yù)在上海读中学时,恰巧碰上“华洋案件”的审判。因为会审公廨制度,如果案件涉及洋人或洋人雇佣的华籍仆人,由外国领事参加会审或观审。那个案子里外国领事跟中国官员对案件产生了分歧,他们藐视中国官员,甚至当庭将中国官员的朝珠扯了下来。


上海会审公廨


将司法主权拱手让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但因为中国当时积贫积弱,所以只能忍气吞声。此事件发生后,上海出现大规模罢市罢课。倪征日奥(yù)目睹了这番场景,便坚定了他学法的决心。在沪江大学学习了两年后,倪征日奥(yù)进入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最著名的法学学府——东吴大学法学院就读。


传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


东吴大学法学院,1915年成立于上海,是中国当时唯一系统地讲授英美法的学院,也是亚洲第一所开设比较法学的学院。在当时的法学界,历来就有“北朝阳、南东吴”的说法。“北朝阳”是指北京的“朝阳大学”,它是国内第一所专门研究和教授法律的大学,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南东吴”则是指东吴大学法学院,现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和华东政法大学的前身。


位于上海市昆山路的东吴大学法学院


东吴大学法学院的招生要求十分严格,在1924年到1925年的招生公告中明确,所有计划进入法学院、特别是希望到国外继续研究深造的学生,都必须要在入学前完成文学士课程(或至少三年课程),这是参照美国著名法学院的入学要求。凡是准备就读法律的学生首先要在东吴大学文理学院修完3年课程,然后再到法学院专攻法律课程,需花6年时间才可以取得文学士和法学士双学位。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东吴大学法学院的教学质量。并且在1920年至1927年这段时间,只有与中国法有关的几门课程是用汉语教学的,其他大多数课程都是用英语教学。广泛的英语训练使得学生能在英国和美国顺利完成他们的研究学业。


倪征日奥(yù)先生也受益于此,1928年,他从东吴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直接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并且由于美国高校认可东吴大学的学分,倪征日奥(yù)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并前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担任荣誉研究员。


留学期间,倪征日奥(yù)如饥似渴研习西方法律,掌握了深厚的法学基础知识。回国后在东吴大学教授法律课程,兼做律师,践行“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1945—1946年他再赴美英进行司法考察,详细观摩学习西方司法体系、审判程序和证据采集,对中外法律的比较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苏州大学博物馆展陈的倪征日奥(yù)先生使用过的英文打字机、

东吴大学法科毕业证书及博士学位服等


用胜利告慰逝者,以历史启迪未来


1945年9月2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自此中国人民的十四年抗战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可胜利之后紧跟着的问题就是对这些罪大恶极的凶手们进行正义的裁决,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东京审判”就是在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甲级战犯的国际大审判。


苏州大学博物馆展陈的“东京审判”场景图


审判中,美国政府为了战后更好地控制日本,极力操纵法庭,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了种种有碍审判工作正常进行的规定。如对每个战犯除设有自聘的日本律师及辩护人外,都要配置一名美国律师。这些美国律师在辩护中或诡辩狡赖,或横生枝节,故意拖延审判时间,以便为一些没有直接危害美国利益的战犯寻机开脱。


对于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国民党政府没有充分的准备,以为日本侵华的证据板上钉钉,到处都是,只要法官、检察官走个过场,就能严惩战犯,所以没有准备足够的人证、物证材料。审判一开始,我方代表就陷于有冤难伸、有苦难言的被动局面。在战争中,中国受日本侵略危害最重,大半河山被日军践踏;千百万同胞惨遭杀害;亿万财富被劫掠焚毁。而当时在国际法庭的审判席上,中国却拿不出证据审判那些曾横行中国的战犯。


1946年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中国检察官向哲浚回国述职并希望能抽调精兵强将支援东京审判。刚刚从英国、美国考察司法制度归来的倪征日奥(yù)被推选为中国检察官首席顾问赴东京增援,并直接负责对土肥原贤二(伪满洲国和华北自治的幕后主使)和板垣征四郎(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的公诉。


倪征日奥(yù)在远东国际法庭


为了摆脱审判中所处的困境,倪征日奥(yù)决定到盟军总部查阅日本内阁和陆军省等几个部门的档案。中国代表们夜以继日地摘抄、翻译、整理敌国十几年中的档案资料,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拟出发言材料。其工作之繁重是超乎寻常的。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方代表掌握了大量有力的罪证。在审判终结时,使那些荼毒远东尤其是中国的战争恶魔,受到了法律制裁。在法庭的最后宣判中,法官用了八天时间,宣读了长达1200多页的判决书,判处七名主要战犯绞刑、16名战犯无期徒刑、一名战犯20年徒刑、一名战犯7年徒刑,有两名战犯在审判期间病死狱中,一名(大川周明)因得所谓的“精神病”中止审判。


成就和法律相伴一生的一代大师


倪征日奥(yù)从东京载誉归来后,国民政府先后以司法部次长和最高检察长的职位相邀,他都拒绝了。面对复杂的时局,他表示宁愿退隐,便回到了母校东吴大学任教。1948年至1954年,倪征日奥(yù)任东吴大学教授兼法律系主任。

苏州大学博物馆展陈的

倪征日奥(yù)为苏大百年校庆时的题词


1958年8月,倪征日奥(yù)应召到北戴河面见毛泽东和周恩来,为两位领导人做有关领海宽度和领海法律制度等问题的咨询,共计2小时。与会的几位专家认为,中国应以12海里为领海宽度。1958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领海的声明》,第一条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自此,中国有了法定领海宽度。1959年,外交部推荐倪征日奥(yù)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1984年,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分别投票选举国际法院大法官,倪征日奥(yù)获得绝对多数的支持票顺利当选,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大法官并参与修订了国际海洋法公约。此时的倪征日奥(yù)已77岁高龄。


倪征日奥(yù)先生身着国际大法官法袍


2000年,他美国的母校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宣布,为了表彰倪征日奥(yù)的杰出成就,在该院设立“倪征日奥(yù)国际和中国法律奖”,并在该院长廊上镶刻着一块署有倪征日奥(yù)姓名的铜牌。2003年,一代法学大师在北京驾鹤西归,享年97岁。


苏州大学博物馆有关倪征日奥(yù)生前物品的展柜


这位曾经见证近百年中国法制史,一生都没有离开“法”字的大师,凭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立志主持正义的愿望,并为他深爱的祖国在国际上法律地位的重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倪征日奥(yù)先生2001年在虎丘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倪征日奥(yù)先生一生都在追寻着正义,和法律相伴一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精神。作为倪征日奥(yù)先生的后辈,我们更应该砥砺奋进,为祖国的强盛作出自己的贡献。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苏州大学博物馆

策划:黄维娟

文字:池恒宇

图片:祝嘉

整理编辑:姜漫

 觉得不错,请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